育苗基质是幼苗发芽时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可为幼苗提供大量的营养,如果子叶期的小苗根系吸收不良,或育苗基质的床温度过高,呼吸作用过强,都将因贮藏养分逐渐减少,光合同化产物很少,而使幼苗生长不良,子叶生长缓慢,而育苗基质所富含的多种微量元素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育苗基质在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是相互联系的,正常的表现为相互促进。茎叶的光合产物部分运输到根部,供根系生长,根系从土境中吸收的养分和水分又供给茎叶生长,使光合作用增强,增加了养分的积累和运转。但是,同化物质过多地用于茎叶生长,会影响花芽的分化。所以,应注意保持不同时期各器官生长发育的平衡。
经历过2010年全国大范围雪灾后,工厂化育苗逐渐被许多农业方面有识之士接受,这也极大地促进了育苗基质的应用方面的研究。使用较多的基质材料有泥炭、岩棉、蛭石、珍珠岩、蔗渣、菇渣、沙砾和陶粒等。目前岩棉和泥炭在全球应用广泛,是世界上公认的较理想的栽培基质。但随着逐年大量使用,其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明显,一方面由于岩棉不可降解,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泥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过量的开采有耗竭的危险;因此,寻求和发掘易得价廉、可替代岩棉等污染行材料的优良新型育苗基质已成为当今科研工作者研究热点之一。
国外已经开发了椰子纤维、树皮、锯木屑等有机基质,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栽培成本,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对基质研究起步较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研究与发展”已成共识,如长江以南加强对稻壳炭化后的合理使用研究;华北加强炉渣,并配合草炭、蛭石、锯末等材料混合使用的研究;东北加强对草炭、锯末等的研究;大西北则加强对砂培技术的研究等。目前国内一些科研院所或多或少开展了基质开发研究,但尚未达到实用阶段,而其中以椰糠为基质主体材料的研究报道极为少见。